關於我們 凡例 鳴謝 相關連結 聯絡查詢 最新消息   English    


城市當代舞蹈節2017 : 聚焦香港 II 《回聲摺疊》《第十六天》《馨香》   (現代舞/當代舞   演出 )

主辦單位:
城市當代舞蹈團有限公司
藝術總監: /
製作/演出單位: 城市當代舞蹈團有限公司 編舞: 李偉能, 陳曉玲, 周佩韻
日期 2017/11/23
地點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
票價 $160
節目簡介 《回聲摺疊》
編舞/演出:李偉能

我們如何面對世界,世界又如何定義著我對它的理解?
甚麼是常態?我在已知的世界還可以創造甚麼?

《回聲摺疊》是一個探討當代舞在現今社會,特別是在一個劇場空間內如何被解讀及觀看的舞蹈劇場作品。創作起源於觀眾渴望去理解或明白當代舞演出的想法,令我開始疑問當代舞是如何被接收、理解,觀眾又如何把台上的表演連繫自身的經驗,以及舞蹈是否能被語言盛載和轉化。整個獨舞都以建構某種可以被理解的邏輯為起點,包括各種劇場內的符號、指示、聲音、語言及燈光等,然後再去打破其秩序,在失落的邏輯中建構出另一種可被解讀的形態。當中以日常的動作素材、聲音、語言等的同步,再以重覆的步調去加強當中的關係,並逐步推演到後來的脫勾,在之前的認知中產生歧義。談論的內容包括動作的涵義、燈光與表演者的關係以及性別議題於劇場空間的呈現。而作品題目中的回聲既是指向演出當中語言與情境的重現,同時亦是帶領觀眾去思考劇場空間以及舞蹈的意義,讓他們產生疑問及好奇,並體驗一種與自身過往經驗的對話,是為回聲。


《第十六天》
編舞:陳曉玲

「第十六天」是充滿情感和自我鬥爭複雜性的作品。作品利用燈光和聲音的特別安排,開啟了作品和觀眾之間的對話,以吸引觀眾進入那失眠的世界。編舞放棄傳統舞蹈動作,嘗試創造另一種新的美學體,追求身體與精神狀態的一致性,一種不規律的郁動。從頭部開始抽動,然後通過大量重複,再擴大發展成一種形式的動作,以顯示舞者的精神狀態。音樂中混合了不同的聲音和旋律的組合而成,以反映大腦的掙扎。
「第十六天」從個人故事提問社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個人價值,以及如何擺脫傳統的「美」。


《馨香》
編舞:周佩韻 (新約舞流)

舞蹈背後的意念源自中國傳統意象「樹」,一種象徵生存的符號、呈現生命的哲學理念。
演出/製作 《回聲摺疊》
編舞及導演: 李偉能
舞者: 李偉能
燈光設計: 黎子瑜
音響設計: 羅成軒
聲響系統設計: 李樂勤
攝影: Steve Li@ June’s Production

《第十六天》
編舞及導演: 陳曉玲
舞者: 伍詠豪
燈光設計: 吳文安
音響設計: 陳杳然
攝影: Keith Hiro@ Hong Kong Arts Festival 2016

《馨香》
編舞及導演: 周佩韻

舞評記錄

場數 1
節目長度
演出/參加人數
觀眾人數

  • 圖片均由主辦單位提供/其網站下載

    相關節目

    其他

    最後更新日期

     
    進階搜尋


    版權所有,翻版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.